管理文件
开元(中国)-开元(中国)课堂教学改革工程实施方案
时间: 2024-11-11 13:38      点击:

为全面提高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深化以学生为中心的OBE教学理念,落实课程思政育人要求,强化课程内容与行业产业实际紧密结合,推动课堂教学与信息化深度融合。针对课堂教学存在的教学内容与实际结合脱节、教学方法单一且传统、师生互动比较浅显、思政元素挖掘融入教学不够、教学资源不足、PPT质量和使用效果不高、课堂秩序管控等问题,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探索育人模式和教学方式方法创新,打造共享、开放、高效的精彩课堂。

一、课堂教学改革原则

(一)学生中心的原则

课堂教学改革要贯彻以学生为中心、成果导向和持续改进的教学理念,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要聚焦增强学生学习体验,提高学习成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知水平,针对不同学生的天赋、兴趣、特长及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课堂活动和资源,激励学生主动学习和自主学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学企融合的原则

坚持学校学企融合的办学定位,加强与行业产业企业的深度合作,丰富理论与实践的教学内容和案例,优化理论联系实际的课程知识体系,校企共建、共享课程教学资源和课程教学团队,使教学更贴近行业产业实际需求,实现校企协同培养应用型人才。

(三)创新驱动的原则

支持教师开展教学创新,结合课程特点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培养需求,优化教学内容体系、丰富新知识、新理论、新方法和实际案例;鼓励教师积极采用现代教学方法和信息化教学手段,开展教学设计创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四)数字赋能的原则

加大信息技术、数字教学资源、智慧教学环境等与教育教学的融合,推进信息技术赋能课堂教学改革,打造智慧学习、数字教学场景和自主学习新范式。加强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和雨课堂信息化教学平台的使用,实现课堂教学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提高教育教学的数字化水平。

(五)团队协同的原则

充分发挥课程教学团队在课堂教学改革中的主导作用,组建老中青结合、校企联合的课程教学团队,开展集体备课、教学研究、教学建设、教学指导和持续改进,落实教师发展激励、协作育人机制和奖励制度,鼓励课程团队进行教学创新和协同教学,支持教师的专业发展和企业实践,致力于教师教学能力、实践能力和课堂教学水平提高。

二、课程教学改革工程建设目标

(一)总体目标

通过三年课堂教学改革工程的实施,基本建立与行业产业紧密结合的应用型教学体系,课程知识体系架构及内容进一步优化,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教学手段信息化程度明显提升,建成数字化课程教学资源库和学生自主学习管理平台,形成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参与教学互动、资源开放共享、自主学习的良好教学氛围;教师数字化教学素养、教师专业实践能力、课堂教学水平明显提高;打造一批理实一体、课证一体、课赛一体、混合课程、企业课程和数字课程等优质特色课程,发挥引领示范作用,推进教学模式变革,实现课堂教学提质增效。

(二)具体目标

1.实现教学方法变革:主讲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能根据课程内容和教学对象选择使用适宜的现代教学方法开展有效教学,如PBL(项目式教学、问题导向教学)教学、混合翻转教学、参与式、探究式、沉浸式等教学方法,课堂教学采用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活动和教学资源使用与教学目标的有机统一,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普遍提高。

2.推进教学设计创新:教师能规范撰写教案和制作PPT,能统筹做好课前、课中和课后的教学内容安排、方法手段运用、教学活动规划和资源使用等教学设计创新,能有效将学生中心理念、课程思政要求和创新创业教育融入课堂教学,调动学生广泛参与教学互动,打造生动、精彩、高效的课堂。每年评选出优秀教案、优秀PPT和开展教师教学设计创新大赛。

3.建设教学资源与运行平台:编写适应新教学模式的数字教材、企业合作教材、实践指导手册等20部;完善丰富黑龙江学院雨课堂教学平台的课程教学资源,利用雨课堂开展教学的使用率达到80%以上。初步建成自有课程资源与共享资源相结合的学生自主学习管理平台,实现学生自主选课、在线学习、交流互动和在线考核等功能,服务学生个性化自主学习。

4.打造课程教学创新团队:围绕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合理使用、教学设计创新、教学资源开发等开展教学研究与建设,主要公共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均组建校内外、老中青结合的课程教学创新团队,主讲教师教学胜任力和教学水平明显提升;专业课建成校企联合、双师双能型教学创新团队,探索组建虚拟校企联合教学团队,实现专业教育与行业产业实践同步教学。

5.选树典型示范课程:各学院(教学部)打造课堂教学改革成效显著、教学效果良好、教学水平和育人成效明显提升的典型课程1-2门,全校选树课堂教学改革示范标杆课程15-20门,引领学校课堂教学改革。

三、实施改革的主要内容

(一)更新教育教学理念,积极改进教学方法

针对课堂教学方法传统单一,学生互动参与不够,不适应以学生中心的教学改革,制约知识传授向能力培养转变的课堂变革等问题。研究落实“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教学理念的思路和策略,建立面向学习成果产出的教学机制和举措,根据课程特点和内容积极使用现代教学方法,用现代教学模式和信息技术迭代升级传统教学方法。重点鼓励教师将项目式、问题导向式、反转混合式、参与式、探究式、沉浸式、案例式等教学方法应用于课堂教学改革实践,实现课堂教学方式方法变革,打造高效、生动、精彩的现代课堂。

(二)优化课程知识体系,更新丰富教学内容

针对课程教学内容陈旧,重理论轻应用,与生产实际脱节,缺少跨学科知识、新技术、新理论、新方法、新案例等问题。设计符合产业发展需求的、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应用型课程知识体系,增加跨学科知识,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融合支撑,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更新课程内容,用新技术、新理论、新方法和实践优秀案例等迭代课程内容,契合精讲、多练、会用的教学要求,确保教学内容贴近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生产实际和社会发展需求;挖掘课程思政、创新创业元素和案例融入课程,推进思政育人、创新创业教育与课程紧密结合。

(三)统筹知识能力素质,创新课堂教学设计

针对课堂教学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和素质培养,课程思政和创新创业教育与课程教学结合不紧密,课程教学内容体系陈旧,与生产实际脱节,课堂教学缺少教学设计,教学活动安排不合理、方法和手段简单、资源利用不充分、教学效果不佳等问题。构建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创新创业和课程思政有机融入教学的应用型课程内容新体系,优化、更新、丰富教学内容;实施教学设计创新,基于课程内容,围绕学生中心产出导向的教学理念,合理规划课前、课中和课后的教学内容、方法和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互动参与,注重知识运用和能力培养,全面更新教案和PPT课件,落实好实践教学、思政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四年不断线,实现课堂教学提质增效。

(四)数字赋能教学改革,拓展课程资源建设

针对教师数字化素养不高、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教学设施和信息化手段使用不充分,自有线上课程、数字化课程、新媒体教学资料等数量不多,使用不足等问题。基于雨课堂教学平台、智慧黑板、虚拟仿真资源平台等数字化教学设施,加强教师数字化素养和能力建设,强化教师信息化技术手段、数字化设备和网络教学平台运用能力;开发沉浸式、虚拟式、研讨式等数字化教学场景,拓展教学新环境和新时空;支持专业课建设数字化的企业课、通识选修课建设线上课程、其他课程支持建设数字教学辅助资源库,做到主要课程、特色课程都有线上教学资源,推进课堂教学数字化转型,支撑信息化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五)提高教师教学能力,打造课程创新团队

针对教师专业能力不强,缺少行业企业工作经历,校企联合教学团队少的现状。开展国内应用型院校同类专业访学项目,提供专业发展机会;基于企业实践基地、产业学院等,推进专业教师企业挂职实践项目,提高专业视野和实践能力;组建由企业专家和校内教师联合的专业课程教学团队,创建校企联合虚拟教学团队,协同开展教学研究、资源建设和课堂教学实施,引入企业专家参与教学,形成与生产实践的紧密结合的应用型教学特色。

(六)深化课程考核改革,强化学习成果评价

针对课程考核普遍采用考试为主的方式,重知识轻能力、考核方式单一、忽视过程评价、缺乏个性化考核、反馈改进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开展课程考核方式和学生学习成果评价改革,实施试卷+过程考核的方式评价学生学习成果。推进课程考核方式多元化,根据课程特点积极采用笔试、口试、作业、实践操作、项目研究、线上考试等考核方式,全面评价学生知识掌握和能力发展;实施能力导向的考核,确立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考核目标,重点评价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创新和合作能力;健全过程评价,实施学生课堂交流研讨、作业、课内实践、个性化考核、课外学习等全过程评价,使评价更加全面和客观;强化反馈与指导,建立及时、有效的考核反馈和改进机制,为学生提供具体、可操作的学习指导,帮助学生及时调整学习策略,同时对教学活动进行调整。

四、实施方式及工作安排

课堂教学改革工程覆盖学校所有课程的课堂教学,围绕课堂教学改革目标和任务内容,根据课程属性和特点,分层、分类、分批组织实施。

(一)学校层面,教务处负责全校《课堂教学改革工程实施方案》组织落实,编制不同类型课程、不同教学单位的改革任务清单和时间进度表,制定课堂教学改革工程验收标准,统筹协调各教学单位开展课堂教学改革,规划校级重点支持的课堂教学改革工程项目。

(二)学院(教学部)层面,各教学单位面向全体教师和全部课程开展课堂教学改革,落实学《课堂教学改革工程实施方案》,组织每位课程主讲教师结合课程实际,根据实施方案的目标和任务,选择课堂教学改革方向和内容,制定改革实施方案,发挥基层教学组织(教研室)职责,有序推进课程教学改革和建设。

(三)学校根据课程类别和改革方向,设立校级重点课堂教学改革重点项目,每年立项15项左右,对校级立项的给予专项经费支持。

(四)课堂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实施时间为三年,即2024年04月—2027年04月。分年度立项和验收。

五、项目验收及激励措施

(一)学校立项的课堂教学改革工程重点项目实施完成后,由学校组织专家验收,对实施效果良好,且在后续课程教学持续实施,学校给予在课程教学绩效考核中增加质量绩效系数的奖励。对改革成效明显,在学校进行推广和示范。

(二)各教学单位对本单位教师开展的课堂教学改革情况,按年度和实施周期进行检查验收,对进展缓慢或教学效果不明显的督促改进,对改革取得显著效果,有推广示范价值的项目报学校,经专家审核评价,且在后续课程教学持续实施,学校在课程教学绩效考核中也给与增加质量绩效系数的奖励。

(三)对完成课堂教学改革工程任务的教师,特别是课堂教学效果明显提升的主讲教师,在学校职称评聘、优先模评选、教学研究立项和教学建设工程项目等方面给与优先考虑。

六、保障措施

(一)组织领导保障

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统筹领导课堂教学改革工程,教务处负责课堂教学改革方案制定、出台配套制度政策、编制工作计划、组织实施和验收。学院(教学部)成立以院长(主任)为组长的课堂教学改革工程实施领导小组,成员包括教学副院长、教研室主任和专业负责人等,落实学校改革工程实施方案,制定学院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和工作计划,推进改革和教学实施。

(二)制度机制保障

课堂教学改革工程的实施,贯彻学生为中心、成果导向、持续改进的教学理念,参考国家一流课程建设标准,遵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堂教学质量标准》《备课环节质量标准》等制度,坚持学校统筹、教学单位主导、教师主体的课堂教学改革工作机制,要从专业人才培养需求出发,兼顾各类课程间的知识、能力和素质逻辑关系,做好课堂教学改革的有序衔接。

(三)经费投入保障

学校设立课堂教学改革工程专项经费,重点支持校级立项的《课堂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经学校组织专家评审立项的给予1-2元万建设经费;对学院(教学部)组织开展的课堂教学改革活动也给与一定的经费支持。

(四)评价激励保障

学校成立课堂改革项目专家组,对项目立项和验收进行评价,项目验收合格后,对教学实施效果良好的课程主讲教师给予教学质量绩效奖励;同时对各学院在课堂教学改革工程中的取得显著成效的课程,经专家评价验收对教学效果良好项目,也给与课程主讲教师增加质量绩效系数的奖励。

七、其他

本方案由教务处负责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