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做好学院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各项工作,根据《关于开展大中小学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调研的通知》(黑教思函[2015]391号)文件要求,学院开展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调研工作,思政教研部、团委、学生处、宣传部分别针对各自工作,展开调研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由宣传部汇总成文《开元(中国)-开元(中国)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调研报告》,并上报省高校工委宣传部。
报告从四个方面全面总结了近年来我院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分别是: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夯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起点;注重实践养成,优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外化途径;发挥媒体作用,创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阵地;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制度保障。
基于“内化起点”,学院通过加强理论课教学师资队伍建设、拓展理论课教学内容、改革理论课教学方法、完善理论课教学考评制度,帮助大学生达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性认知,并把同作为在大学生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起点。具体表现为:一是教学内容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切合受教育者的实际思想;二是教学内容必须要与社会实际问题相符合。思想政治理论课将教学重点放在社会热门话题和聚焦在生活关注的问题,诸如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问题、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区域发展不协调问题、腐败问题、政治信仰问题等,教师通过合理的分析与解释,从问题产生的根源出发,与大学生一起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引起大学生的思考和共鸣,从而使他们产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认同和信服;三是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充分利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研究成果来充实教学内容;四是完善了考核和课程实践体系。
基于“外化途径”,学院把实践作为大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外化途径,把注重思想与行为一致性贯穿培育践行始终,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目标上下功夫,搭好实践平台,做好实践育人工作。一是规范规章制度建设,在管理养成中塑造大学生;二是指导鼓励社会实践,在社会认知中锻炼大学生。
基于“传播阵地”,学院在网络文化建设的行为实践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融入其中,使网络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新手段、新载体,努力打造极具特色和时代性的校园文化品牌。学院充分发挥校园网、校园广播、微博、微信等青年学生日常接触多、参与多的传播平台,采取灵活多样的宣传方式,实现理论宣传的深度传播,将校内科技平台打造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最坚实的理论阵地。学院在网络宣传教育上,坚持内容为主,选择突出抓好做好内容建设,强化方式的灵活多样和切实受众心理需求。
基于“制度保障”,学院建立健全了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组织领导制度、运行管理制度、考评监督制度和动力激励制度,使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任务有明确制度可遵循、依可靠制度而落实、为硬性制度所保障。学院党委从战略和全局高度,充分认识在大学生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特殊意义,把这项任务摆上重要位置,把握方向,制定政策,营造环境,切实负起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引导党员干部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模范,明确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学生党员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作为党员民主评议、学生干部考察使用的重要标准,作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方面。坚持全员参与、全面覆盖,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体师生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任务落实到基层,注重发挥院系和班团基层组织的作用,充分调动任课教师的积极性,形成了合力育人的良好局面。
学院深知,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入脑入心,成为大学校园师生的基本遵循和自觉行为任重道远。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进程中,学院将继续把大学校园成为凝聚社会共识、引领社会风尚、研究和创新理论、传播先进文化的园地,办好人民满意大学,让师生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者和践行者,切实履行好社会主义高校的责任和使命,为实现中国梦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贡献。